通常,總是在家吃穀物麥片早餐的,但今天,是搬到民雄來的第一個週末,要慶祝!!一早,阿光就興致勃勃地領我到菜市場,他知道菜市場遠比百貨公司吸引我,因此想讓我一睹民雄市場的風采為快。
或許只是清早八點,也或許因為雨絲,街上人不多。只見路兩旁儘是服飾店,迷你超商,電器行,嘿!還有屈臣氏和85℃咖啡店!!!這肯定是民雄的鬧區了。菜市場規模並不大,但道路及攤位都很乾淨,從街頭到街尾,衣物用品、生食熟食、魚肉蔬果、油鹽醬醋應有盡有,人們看起來忙碌、愉快且充滿活力,吆喝聲並不刺耳,也沒有廣播車大喇叭的聽覺強迫,空氣裡飄著食物的香氣,在在引起我肚裡的饞蟲高歌……;我踅了一回,馬上就愛上這個有著民雄在地精神的小廚房!!
〝民雄的在地精神〞?當光這麼告訴我的時候,我並不明白。這引起了我一探究竟的好奇心,決定進行美食大搜密。
走走看看了一陣子,發現每個攤位上,食物類別的同質性並不高。例如即便只是賣油豆腐湯的,整個市場也只有兩家,這兩家,一家賣油豆腐湯和煎鹹甜粿;另一家則賣油豆腐湯和肉粽碗粿……呣!有意思!也相當聰明!這個鄉下小市場,不但實踐了〝給客人多重選擇〞的服務,也避免掉惡性競爭創造了雙贏。
賣魚賣菜賣水煎包的阿伯阿母喊著「來喔!試看看!金好吃喔!」我趨近,想看看有什麼意外之喜。哎喔!果然驚喜!!姑且不論那料多味美的素食水煎包三個才二十塊;一碗熱騰騰有著柴魚油豆腐的味噌湯十塊錢,只看那每個菜攤子上的青菜蘿蔔芋頭竹筍,全出自於老闆自家田地,菜葉或根莖上還帶著露水泥土呢!
阿媽的豆腐攤只賣油豆腐和板豆腐,油豆腐一斤二十四塊錢,板豆腐一板十塊錢,全是自家手工磨豆做的豆腐。魚攤上的魚蝦蟹貝蛤,全在水裡鼓著腮、吐著泡兒,那是每天清晨從東石漁港自家直送的新鮮貨。小白菜、玉米、竹筍、花椰菜、芋頭、花生、紅白蘿蔔、清江菜、包心菜……一斤五塊錢十塊錢的價格,色彩繽紛清脆多汁,看得我目不暇己、心跳加速,愛吃又愛做菜的我,已經預見往後得以享受美食的美妙日子,不會建立在健康風險和破產之上啦!!
〝民雄的在地精神〞?阿伯說:「沒啦!就草地人做莊稼事啦!沒騙人啦!」我不懂崇高的精神,也不懂莊稼活兒,可是我知道,任何時候都可以放心地咬一大口紅蘿蔔或包心菜,不管是生的還是熟的,一樣健康滿分。民雄人賣給人客什麼東西,自己也吃一樣的東西;人客都是街坊鄰居老朋友,種田一世人,問心無愧!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