啊!這真是無法抗拒的美味哪!從聞到那水煎包香味開始。
走在民雄菜市場唯一的馬路上,遠遠地看到招牌,以為寫的是“酥綿”素食水煎包,我心想,又酥又綿,是什麼口感?還是賣水煎包呢!真要試試看!!走近一瞧,原來是“穌錦”,哇!這我就更無法想像了,一定要試才不枉此行。
小小的一個攤位,雖不能說是大排長龍,但也著實有五、六個人在引頸等待著。 只見老闆娘動作俐落,麵糰一抓、一搓、一壓,一大匙的餡料置入麵皮中, 再一擠、一捏、一按,幼咪咪、白胖胖的水煎包就躺在大圓盤煎鍋裡了。一個挨著一個,一鍋約可放入32個,冒著蒸汽,白煙冉冉上升,看著看著,嘴裡的口水與心裡的期待也醞釀發酵到最高點。
水煎包的掌門人是蘇錦雲,去掉尾字雲,再掐掉草字頭,就是這好吃水煎包的名稱由來。你也可以叫她何媽媽,兒子女兒每天一早就來幫忙,據說全家人都有做水煎包的好手藝喔!
錦雲姨今年五十多歲,當初為了家庭生計出外討生活,沒想到水煎包料好實在,大受好評,一做做了二十多年,老攤子沒變,好口味沒變,真心誠意沒變,只是道路拓寬了,攤位由二十年前的市場口,移到現在的屈臣氏斜對面。老客人不讓她歇手,每天清早得三點半起床,和麵切菜調餡;五點半到市場,準備就緒,拉開一天的序幕。一年365天,只在颱風天和三節過年休息。
三個裝一袋,一袋20塊錢,錦雲姨沒算過一天到底賣出多少個水煎包。但她說,做餡料用的高麗菜、紅蘿蔔、芹菜,平均算起來,一天要42台斤;而麵粉的用量也跟著餡料的量增減。
水煎包熱騰騰的出爐,不管多金黃噴香,切記別急著大口就咬,肯定燙得你哀哀叫。餡料是麵皮的三倍份量,一口咬下,芹菜的香、紅蘿蔔的甜與高麗菜的脆,原汁原味,迸發滿嘴的清新香甜,這是自始至終最令我嘖嘖稱奇的類似薄皮湯包的口感,那美妙的滋味令人想把塑膠袋翻過來再舔一舔。狼吞虎嚥太可惜,慢用吧!放涼了吃,更能品味出二十年歲月累積的爍爍光華。
我為這水煎包著迷,每天早上都會去買上兩袋,想好要當午餐,結果都是上午十點多就忍不住吃進肚子裡了。有時,和旁邊等候的客人閒聊,問問意見,達官顯貴到販夫走卒,大家都異口同聲讚好。哎!我也太笨了,這裡又不是風景區,老街坊鄰居誰要吃那良心收在抽屜裡的觀光客食物?還問什麼問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